“这山真索利(漂亮)!”3月17日,平江县天岳幕阜山景区上山索道处,不时传出几句湖北通城方言,10余名游客手持“湘鄂赣文旅一卡通”上缆车。
去年9月,长江中游三省“通平修”绿色发展先行区建设框架协议签订后,通城、平江、修水三县联系日益紧密,区域协同发展成效初显。
振兴老根据地,三县群众享受“同城待遇”
通城、平江、修水地处湘鄂赣三省交界处,共有260多万人。三县群山环抱,关隘众多,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
在通城,董必武、彭德怀、罗荣桓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领导人民浴血奋战。
在平江,为了新中国的诞生,25万优秀儿女壮烈牺牲,走出了52位共和国开国将军和100多位省部级干部。
在修水,中国工农革命军组建了第一军第一师,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一面军旗也在此设计、制作、升起。
拥有相似的历史背景、自然资源、人文生态,三县也有着同样的“苦楚”:交通不便,产业基础薄弱,民生短板较多。
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各地经济迅猛发展。“老根据地如何振兴?建设‘通平修’绿色发展先行区,既为我们找准了发展方向,也为我们带来了发展机遇。”通城县委副书记、县长杨修伟表示,框架协议提出的基础设施、生态环保、产业共兴、城乡融合、公共服务“五个一体化工程”,既是先行区建设的重点任务,也是三县具体工作的着力点。
“同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是我们最大的优势,绿色是我们最亮的底色。”平江县委副书记、县长彭方建说,“‘河长制’‘林长制’是三县正在施行的环境保护机制,区域内一河一湖、一山一坡都有专人负责。还要在共同打造绿色屏障、发展绿色产业上狠下功夫,让群众共享‘推窗见绿、出门见景、抬头见蓝’的绿色惬意生活。”
“先行区建设,给三县群众带来的好处是实实在在的。”修水县委副书记、县长刘婕说,三县不仅在交通网络上实现互联互通,还将在就医、就学、就业等公共服务上共建共享,让群众在重点公共服务上享受“同城待遇”,迎来更加优良的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
三县紧紧抓住这个历史契机。“三县形成常态化、制度化互访机制,2015年至今,召开联席会、主要负责人互访活动不下6次。”通城县发改局副局长刘利锋说,目前已成立三省协同发展联合办公室,希望能进一步成立县级联合办公室或工作专班,细化各项工作。3月15日,通城县委书记刘中英率党政代表团又一次到平江县考察,就进一步推进“通平修”绿色发展先行区建设进行交流。
资源共建共享,区域旅游品牌日渐响亮
3月上旬,湖南日报、湖北日报、江西日报发起联合采访行动,聚焦“通平修”绿色发展先行区建设,探寻三县发展秘诀。
“我们积极探索,推动政务服务数据共建共享。”修水县医保局公共服务股股长徐军告诉记者,2019年底,修水逐步开通异地就医跨省结算,办理异地就医备案后,在修水县第一人民医院可以办理住院及门诊异地结算,在修水所有县级医院都可以办理住院异地结算报销。
“目前,通平修跨省通办政务服务受理事项达140项。”平江县发改局局长施卫军介绍,共有的旅游资源成了三县发展文旅产业的突破口。
在平江县石牛寨梦幻谷景区,景区负责人、修水“老表”朱丁保说:“我就是看中了这里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人文、景观资源,才来投资的。目前,景区一期建设基本完工,不仅为平江做了贡献,也带动了修水乡亲就业。我们将加快二、三期建设,扩建景区,贯通平江、修水两地,拉动两县旅游经济增长。”
2020年11月,通城发起成立湘鄂赣毗邻地区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联盟,平江、修水积极响应。去年4月,该联盟推出“初心源·湘鄂赣文旅一卡通”,游客手持一张价格99元的卡,可畅游三省交界景区。
“目前,‘一卡通’已销售约16万张,旅游卡销售额已突破1500万元,游客持卡旅游2.2万人次。”通城县发改局党组成员黎小为介绍,三县资源共享,区域旅游品牌知名度、美誉度不断提升。
“共建‘通平修’绿色发展先行区,最急切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交通先行!”三县县长回答。
杨修伟说,三县远离省会城市,很容易陷入发展“漏斗区”。放眼湘鄂赣,三县处于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大南昌都市圈核心位置,可谓“得‘中’独厚”。因此,盼望实施连接三县、畅通内外的高速公路、铁路等交通项目,把区位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如今,平益高速公路建设如火如荼,预计今年内建成通车。“我们三县共争共建常岳九、武咸、长九等高铁和铁路,形成‘陆铁空’立体联动交通格局。”彭方建表示。
产业“抱团取暖”,三县成为融合发展“铁哥们”
3月2日,记者走进通城县黄袍山绿色产品有限公司生产基地。该公司油茶博物馆馆长吴新生说:“仅靠通城当地的油茶果,不能满足工厂生产,我们还在平江、修水收购农户的油茶籽。去年,在平江、修水收购鲜油茶籽20多万吨。”
“平江、修水很多农户或油茶企业采购我们的油茶苗。”该公司基地负责人胡鹏称,油茶是通、平、修共有的绿色产业,黄袍山公司已和三县30余家油茶企业开展合作。
通城的油茶企业,将产业链上游延伸到平江、修水,这只是整合资源、跨县域健全产业链条的一个缩影。恰逢“通平修”绿色发展先行区建设,三县之间会擦出多大的火花?
在位于修水县的江西盐津铺子食品有限公司里,这种融合更为深入。“公司员工有1000多人,来自修水、平江、通城的占90%。”该公司总经理罗新平介绍,“我们计划将产业链上游延伸到平江、通城,收购农户的鸡蛋等农产品作为原料,带动三县食品产业发展。”
湘鄂赣三省,同饮一江水;通平修三县,山水相连,人文相亲。如今,三县已然成为“铁哥们”,长江中游生态绿心呼之欲出。作为先行区,三县的探索无疑为乡村振兴带来启示。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在合作机制新形式上,三县探索出跨行政区域共建共享、生态文明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得益彰的新路径。以往,许多地区被行政区划限制了发展思路,在“独善其身”上下大功夫,然而成效并不明显。而今,通平修三县打破行政区划的局限性,在各美其美的同时美美与共。
在绿色崛起的新途径上,通平修三县生态环境共防共治,既是落实长江中游城市群绿心建设任务,也是在探索省际毗邻地区生态文明共建的发展路径。正如洞庭湖、鄱阳湖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往往跨多个县域,如何联动发力、促进长治长效,是各地党委、政府共同思考的问题。
在发展新成就上,三个革命老区、山区,通过内部整合资源、外部争取政策和项目,实现跨越式发展。这为山区县谋求合作、实现区域共赢提供了样板。
《吕氏春秋》上说:“万人操弓,共射一招,招无不中。”面对乡村振兴这一宏大目标,必须站在新时代的高度,以全新的思维范式去探索一条最适合当代中国的乡村振兴之路。在此过程中,摒弃区域成见,求同存异,抱团发展,或许是每个地区必须跨出的一步。
相关链接
■
“通平修”绿色发展先行区
“通平修”三县地处湘鄂赣三省交界处,总面积9791平方公里。三县自然风光资源丰富、红色文化底蕴深厚,黄龙山一脚踏三省、一山发三水,盘踞“通平修”交界处。
2015年4月,国家发改委印发《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提出“鼓励和支持通城、平江、修水建设次区域合作示范区”。
2018年7月3日,湘鄂赣三省5市20县旅游主管部门达成《湘鄂赣天岳幕阜山旅游扶贫联盟共识》,共建共享,形成天岳幕阜山区域一体化的旅游扶贫合作格局。联盟秘书处设在平江县,联络处设在修水县、通城县。
2021年9月10日,长江中游三省协同推动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在武汉召开,签订《长江中游三省“通平修”绿色发展先行区建设框架协议》,在省级层面明确通城、平江、修水三县协同发展方向。
根据协议制定的发展目标,到2025年,“通平修”三县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300亿元,年均增长11%;人均生产总值突破5万元;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20%;区域森林覆盖率达到65%以上,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0%。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徐亚平周磊)
标签: 绿色发展 环境保护机制 绿色产业 交通网络 公共服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