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日,三星公布第二季度财报,尽管营收和净利润实现增长,但仍未满足市场此前预期,更值得关注的是,包括三星、SK海力士等芯片大厂纷纷做出预测,表示未来一段时间内芯片需求量下滑,将对营收产生不利影响。一方面是手机等产品出货不利,拖累上游,另一方面,汽车芯片紧张的问题仍将持续,“缺芯”与“滞销”成为当今芯片市场的一体两面。
消费下滑 出货遇阻
据三星二季度财报显示,当期公司的销售额为77.2万亿韩元(约合617.6亿美元);上年同期为63.67万亿韩元,2022年第一季度为77.78万亿韩元,三星营业利润14.1万亿韩元(约合112亿美元);上年同期为12.57万亿韩元,同比增长16%。
尽管在数据上实现了增长,但是在业内人士看来,其结果仍然不及预期,此前有分析师预测其销售额将达到36.7万亿韩元。三星在财报中写道,尽管服务器存储芯片需求保持稳定,但由于宏观环境的负面影响日益扩大,消费电子需求减弱。
无独有偶,三星在芯片领域的竞争对手SK海力士也做出预测,今年下半年(7-12月),存储芯片需求将有所减少。最主要的原因在于,搭载存储芯片的个人电脑和智能手机的出货量将比当初的预测有所下降。
实际上,国内企业也一样面临芯片出货遇阻的难题。卓胜微2022年中报预告显示,其归母净利润预计下滑24.69%-29.72%,扣非净利润下滑22.63%-27.66%。如果最终数据确实如此,这将是卓胜微自2018年至2021年净利润连年攀升后的首次下滑。其在预告中写道:“由于受到疫情反复变化,以及宏观经济增速放缓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手机行业的市场需求不景气,导致公司经营业绩有所下滑。”
产业观察家康钊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受宏观经济环境影响,消费者购买电子产品意愿下降,致使上游芯片出货也远远落后于预期。
第三方数据也佐证了这一点,调研机构Canalys数据显示,2022年第二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减少9%,调研机构Gartner数据显示,2022年第二季度全球PC电脑出货量总计7200万台,较2021年第二季度下降12.6%,跌至全球PC市场九年来的最低点。
市场波动 厂商“买单”
对于芯片“滞销”的困境,专家直言这并非是企业能够解决的问题,不同于空调、冰箱等家电产品,一旦有卖不动的迹象可以通过降价来刺激购买,3C电子产品主要依靠产品更新迭代来实现增长,一旦环境不利,下游厂商迅速将新品搁浅或者砍单,上游芯片厂商无能为力。
产业观察家洪仕斌指出,芯片厂商的生产远没有终端产品灵活,因为芯片从设计、制作再到测试封装流程极长,涉及环节众多,牵一发而动全身,目前来看,芯片厂商基本是跟着市场周期而载浮载沉。
2020年,“缺芯”成为市场亟须解决的问题,一方面是5G商用元年,各手机厂商纷纷更新换代,叠加电子穿戴产品引领的消费热潮,芯片供应自然紧张。从供给端看,彼时,很多企业的晶圆生产从8英寸向12英寸转移,没成想在晶圆未完全升级之际,8英寸晶圆需求攀升明显,芯片生产与需求周期的错位带来了大面积“芯片荒”。
随后,各厂商开足马力生产芯片,经过2021年产量猛增之后,市场终于呈现供过于求的局面,如何消化库存如今又成了新问题。据TrendForce数据显示,今年二季度DRAM芯片平均合同价格同比下跌10.6%,为两年来首降。
缺芯、滞销 双重窘境
然而“缺芯”问题依然没有解决,康钊表示,虽然3C产品芯片供过于求,但汽车芯片仍然面临很大缺口,以目前新能源车高速发展的情况看,这一问题短期恐难解决。
汽车芯片的紧张也反映在企业盈利上,兆易创新2022年中报预告称,公司归母净利润预计为15.2亿元,同比上涨93.46%,扣非净利润14.61亿元,同比上涨97.31%,对于盈利原因,兆易创新称“公司持续优化产品结构、客户结构,继续提升工业、汽车等领域营收贡献”。
此外,全球第二大汽车芯片供应商恩智浦受惠于汽车、工业芯片,其二季度营业收入为33.1亿美元,同比增长27.6%。按公认会计原则计算,公司的毛利率为56.8%,营业利润为9.43亿美元,同比增长65%。恩智浦表示,公司旨在推进智能家居、智能工厂、智能城市以及许多新兴工业和物联网边缘应用的创新。
康钊表示,尽管汽车、工业芯片供不应求,但这并不意味着消费电子厂商能“跨界”生产,毕竟不同种类芯片间也存在技术鸿沟,生产与需求的错位,仍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存在。(记者 金朝力 王柱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