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8日清晨5时,祁阳市羊角塘镇兴豪村一片漆黑。该市农业农村局科研人员陈小龙把麻鸭赶到田间,开始一天的工作。
每天5时许起床,赶麻鸭下田,取土、化验……陈小龙坚持4年多如一日,带领团队努力培育更多适合南方丘陵区种植的优质水稻品种。
目前,陈小龙团队培育出1个水稻新品种——“祁山胭脂米”,获1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在国内外期刊发表学术论文8篇。
扎根农村搞科研
2018年初,32岁的陈小龙从厦门大学遗传学专业博士毕业。当时,面对企事业单位、高校伸出的橄榄枝,他不为所动,而是作为特殊高层次急需紧缺人才,回到家乡祁阳市农业农村局工作。
局领导把这位全局唯一的全日制博士生安排到局机关,陈小龙却多次申请到祁阳市最偏僻的羊角塘镇建科研基地。他说,我愿意扎根农村搞科研。三番五次申请,局领导终于答应。
陈小龙的父母闻讯,坚决阻挠。他们想不通,好不容易培养出一个博士,怎么要回来种田?陈小龙反复做工作,父母勉强同意。
羊角塘镇兴豪村、江山村离镇上还有近10公里,四面丘陵,土壤受到化肥不同程度影响,是理想的科研场地。这年3月,陈小龙流转200亩土地,种下第一茬试验稻。
时年30岁的黄议锋,从厦门大学植物学专业硕士毕业后,在厦门一家生物科技公司从事中草药干细胞分离培养和产业化研发。得知消息,他主动来协助陈小龙。他说,自己也有研发优质水稻种的梦想。
此后,从中科院、中国农科院、湖南农大等科研院所和高校毕业的8位博士、硕士,陆续加入团队,他们在各自擅长的领域支持陈小龙开展科研。
万里选一育新品
一碟青菜,一碗米饭,是陈小龙的中餐。记者发现,米饭呈胭脂色,清香扑鼻。
祁阳市委宣传部干部刘志军介绍,这是陈小龙团队培育的祁山胭脂米,农业农村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浙江杭州)鉴定为一级米。
2014年,陈小龙在厦门大学读博时,收集到云南黑米、南方籼稻、北方粳稻等900多份水稻种,他在各种恶劣的生产环境中种植1万多株,从中选育、杂交优质水稻品种。他在兴豪村、江山村继续这项工作。
万里选一何其难!陈小龙等头顶烈日、迎着风雨,每天在田间来回查看不同水稻品种的长势,记录每株水稻的成长历程。早春,他们在冷水田里一呆几个小时。水稻抽穗扬花时节,他们清晨5时下田,选择株型优良的水稻植株,去掉花粉作母本,8时起收集水稻父本的花粉、给母本授粉。烈日把他们晒得脱了皮。陈小龙几次在田间扭伤脚,仍一瘸一拐地下田。晚上,陈小龙把数据、图片,传给在科研单位的伙伴们,用高科技设备进行分析……
星光不负赶路人!2018年10月,陈小龙终于选育出一株性状稳定的水稻,命名为“祁山胭脂米”。
稻鸭综合收入高
有优质稻种,还得配套实施科学的种植方式。陈小龙团队同步开展纯天然有机米种植模式研究。
陈小龙从古文献中发现,我国古代先民有“稻鸭、稻鱼、稻螺共生”种植水稻的经历,他觉得可以“古为今用”。
哪种品种的鸭适合?选择幼鸭或成鸭?一亩田需要多少鸭子?看似简单的试验,实则考验耐心。
陈小龙团队开展对比试验。一开始,采用“稻鸭共生”种植的水稻,亩产仅50公斤。他们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去年,“稻鸭共生”试验田不施农药化肥,亩产最高达500公斤,平均亩产350公斤。当地土壤得到有效修复。
陈小龙团队总结出合理的“稻鸭共生”种植模式,即水稻秧苗移栽大田后,每亩稻田放20至25只孵化不久的本地麻鸭,每天5时左右,放鸭下田,让它们在田间捕食、活动,只在傍晚喂一次米糠、青菜。水稻生长期间,每只麻鸭可提供10公斤左右的鲜鸭粪作肥料。农闲时,也可以让麻鸭为土壤增肥、捕虫。
祁山胭脂米、麻鸭同步上市,每公斤售价均达50元,一亩田单季稻、鸭综合收入达2800元。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刘跃兵)
标签: 优质水稻品种 水稻新品种 专利授权 学术论文 生产环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