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今年10月以来,已有四轮寒潮天气侵袭我国,传说中的冷冬要来了吗?12月2日,中国气象局在新闻发布会上给出了答案:尽管11月我国接连遭遇了三轮寒潮天气,但令人意外的是,11月我国中东部大部平均气温相比往年同期偏高。据预测,12月我国冷空气影响较弱,但需警惕拉尼娜事件。
警惕拉尼娜事件
“今年的寒潮一阵一阵的,天气一会儿冷,一会儿热,成功让我感冒了。”江苏市民董先生对北京商报记者说道。
11月29日,中央气象台再次发布寒潮预警,这是自今年10月以来第四轮影响我国的大范围寒潮天气。而在此前,我国已经经历下半年以来的三轮大范围寒潮,分别发生在10月14日-17日、11月4日-8日、11月20日-23日。
发布会上,中国气象局办公室主任、新闻发言人宋善允介绍,11月有3次寒潮过程影响我国,全国共有434个国家气象站日降温幅度达到极端事件监测标准,其中,山东东阿(18.6℃)等116个站日降温幅度突破历史极值。
中国气象局预报与网络司副司长金荣花表示,由于今年冷空气主体主要位于欧亚大陆区,大气环流呈波动形态,今年波动较大,冷空气容易向南入侵,影响到我国,所以产生寒潮,冷空气出现强度大、频次高的特点。然而,每次寒潮过后,气温都会迅速回升,且回温幅度较大,持续时间较长,因此平均气温仍是偏高的。
不过特别值得关注的是,此前国家气候中心发布的今冬预测消息称,今冬将形成一次拉尼娜事件。由于2020-2021年的冬季已经出现了一次拉尼娜,今年将成为“双拉尼娜年”。
对此,气象部门提醒,需关注阶段性雨雪冰冻天气,以及阶段性低温对能源保供的不利影响。北方地区冬季冷空气活动频繁,气温波动大,应做好雪灾和低温应对,南方地区防范气象干旱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加强森林草原火险防范工作。
四方面发力灾害预警
在全球变暖背景下,极端天气频发已成为新常态。世界气象组织9月发布的最新报告指出,过去50年,由于气候变化和极端天气增加,与天气、气候或水患有关的灾害数量增加了5倍。
在我国,2021年从年初的强寒潮、3月沙尘暴,到汛期伊始的江苏南通极端雷雨大风、武汉蔡甸龙卷风,再到7月的郑州极端暴雨和台风“烟花”、8月湖北随县特大暴雨等,局地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多发,总体呈现出发生频次高、极端性突出、致灾偏重等特点,这也给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社会稳定发展造成了严重威胁。
如何做好早期预警和灾害管理的改进,值得关注。中国气象局应急管理与公共服务司司长王志华介绍,做好极端天气防范应对,提升气象防灾减灾能力是气象部门的核心职责和首要任务。他表示,“十四五”期间,气象部门将重点在强化气象灾害监测预警、预警信息发布、气象灾害风险防范、完善气象防灾减灾工作机制四个方面下功夫。
例如在监测预警方面,要形成分灾种、分区域、分时段、分强度的气象灾害监测预警能力,实现气象灾害测得更精、报得更准。在预警信息发布方面,形成多渠道、广覆盖、高效率的预警信息靶向发布能力,实现第一时间将预警信息快速发给可能受灾害影响的用户。
在灾害风险防范方面,完成全国气象灾害风险普查和区划,为全社会提高高风险区域气象灾害防御能力提供支撑等。在完善防灾减灾机制方面,推动建立健全以气象灾害预警信息为先导的全社会快速响应和高效联动机制等。
“气象工作关系生命安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气象服务是老百姓生产生活不可或缺的基本公共品。”宋善允说。
当前,气象事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中的基础性、保障性、先导性的作用越来越凸显。近日发布的《全国气象发展“十四五”规划》中,明确了未来五年我国气象事业发展目标:到2025年,气象服务数字化、智能化水平明显提升,智慧精细、开放融合、普惠共享的现代气象服务体系基本建成。
具体指标包括:24小时晴雨预报准确率将从85.9%提升到90%,24小时暴雨预警信号准确率从89%提升到92%,24小时台风路径预报误差从70公里降低到65公里,强对流天气预警提前量从38分钟提前到45分钟,全球数值天气预报可用预报时效从7.8天延长至8.5天等。
据金荣花介绍,今后预报方面将向更精准、更精细、更智能发力。具体而言,将发展高水平的数值预报,改进中国区域高分辨率数值模式,同时完善智能数字预报业务,建立“全球-区域-局地”一体化的多要素、多圈层实况业务;加强预报业务智能协同,增强大数据处理、信息挖掘和可视化交互分析能力,提高预报业务的集成化、自动化、智能化水平,建立集约高效、实时协同预报业务流程,满足公众的实时需要。
北京商报记者 陶凤 实习记者 韦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