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昌江区电子信息产业园的江西乐彭电器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工人正在赶制订单。 全媒体记者 王景萍摄
这里的党员干部说:“没有等出来的精彩,只有干出来的辉煌。要努力到无能为力,拼搏到感动企业。”
这里的企业家说:“踏遍千山万水,发现这里的土壤十分适合企业生长。要一直扎根并茁壮成长,用一颗感恩的心,去回馈这一路来的滋养。”
【资料图】
这里,就是景德镇市昌江区,一个人民安居乐业、大众干事创业、政企水乳交融的地方。2022年,昌江区干部群众在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赛场上团结一心、锐意进取,地区生产总值首次突破300亿元大关,获评全省2022年度市县综合考核第一等次。连日来,记者深入企业车间、基层群众调研采访,探寻昌江区高质量发展的奥秘。
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勇争先
6月2日上午,在昌江区陶青台文创园合盛宁封陶瓷艺术数字产业基地,陶瓷主播对着镜头绘声绘色地介绍精美的景德镇陶瓷,吸引众多国内外网民关注。
总投资20亿元的陶青台文创园,是昌江区围绕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建设,聚焦陶瓷产业转型升级,加强对外文化交流而打造的新平台。目前,该文创园已吸引宝瓷林、宁封窑等70余家品牌企业入驻。园区年产值突破3亿元,一跃成为昌江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
从无到有,从有到优,发展势头强劲的陶青台文创园,是昌江区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的一个缩影。“过去的昌江,靠思想解放起家,今天的昌江,依然要靠解放思想全面起势。”景德镇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主任、昌江区委书记倪卫春表示,紧扣中心,围绕大局,解放思想,改革开放,是昌江区走好高质量发展之路的关键。
放大坐标系、找准参照地,2022年,昌江区积极对接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深入调研,产业格局得到拓宽,工作思路更加明确,争先氛围愈发浓厚。该区以更优路径深化改革开放,围绕“2+1+N”优势产业,党政主要领导外出招商119天,对接企业142家、客商33批次,签约引进“20”项目3个、亿元以上项目25个、5亿元以上工业项目7个。全区45个重点工程项目建设快马加鞭。区国资平台资产规模从2020年的2亿元,一路攀升至上百亿元。
优化营商环境,关乎昌江全局、决定昌江未来。该区出台38条助企纾困举措,为652家企业兑现减税降费1.4亿元,发放各类贷款1.1亿元,完成专利质押融资1.37亿元。一个个数据,印证着昌江区改革开放的脚步。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大力推进简政放权,不断做优政务服务,积极打造“昌快办·畅快办”政务服务品牌,开展“千名干部进万企”精准帮扶活动。2022年,昌江区全年新增经营主体11624户。不少在全国多地都有布局的规上企业,纷纷明确将总部落户昌江区。
创新驱动,构建产业发展新格局
“利用集团自主打造的工业互联网平台,设备年维护成本可降低15%,水电气等年用能成本可降低10%……”6月2日,提起创新驱动话题,位于昌江区的景德镇黑猫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副书记吴淦充满自豪。去年,该集团申报的“基于黑猫工业互联网平台的数字化转型创新应用”项目,成功入围工信部2022年工业互联网平台创新领航应用案例名单。通过创新驱动,多元发展,2022年公司营业收入达到174亿元,创历史新高。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和战略支撑。昌江区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积极引导、扶持辖区龙头企业转型升级。2022年,该区重点企业累计投入资金4.75亿元实施工业技改,专精特新企业达到7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31家,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2家;数字经济规模以上核心企业达到35家,省级两化融合示范企业增至6家。
创新驱动夯实了发展新优势,构建起产业发展新格局。2022年江西省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江西富祥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在昌江区专业从事化学及生物药物研发、生产、销售的制药企业。公司设有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和多个研发中心,承担并完成多项国家、省市科技计划,获得江西省技术发明奖二等奖、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等众多荣誉及46项国家专利。
依托科研团队研发新产品,富祥药业又投资50亿元,在昌江区打造富祥科技项目,正式进军新能源、新医药及生物制药产业。2022年12月,一期项目试投产3个月后,在产能负荷约30%的情况下,主营业收入达到1.06亿元。公司副总经理陈应惠信心满满地说:“公司将继续强化创新驱动,抢抓产业发展风口,抢占行业竞争赛道,力争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后,冲击百亿元产值大关。”
敢闯敢试,“两区”融合发展谱新篇
6月2日下午,在昌江区电子信息产业园,工人正在流水线上紧张地忙碌,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电子信息产业园是昌江区通过“腾笼换鸟”,盘活闲置用地打造的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2022年,产业园一期建成。昌江区通过从景德镇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搬迁而来的江西乐彭电器有限公司,引进6家投资上亿元的配套企业,产业园2023年总产值预计达20亿元。乐彭电器总经理李海云说:“以前,我们一直梦想着有一个配套企业齐全的产业园区。受困于高新区工业用地紧张,梦想一直难以成真。如今,通过‘两区’融合新政,多年的梦想终于实现。”
为了打破制约发展的藩篱,2022年2月11日,“两区”打响融合发展第一枪,联合出台《景德镇高新区和昌江区“一区多园”融合发展的实施方案》《两区社会事务剥离协议》,联手引进投资超20亿元的高铁刹车片项目,推进总投资达445亿元项目36个,“两区”工业营业总收入突破1000亿元。
昌江区委副书记江智峰告诉记者,融合发展一年多来,“两区”在景德镇市率先完成公交“村村通”,实现城乡公交一体化。“两区”坚持共建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去年,新(改、扩)建昌江区航空学校、昌江区高级职业学校、昌江区第二中学、昌江区直属幼儿园等校园7所,新增学位7460个,超过2600名高新区工人子女实现就近入学。此外,高标准建设一批农(集)贸市场和邻里中心,有效提升“两区”群众的生活品质,真正实现发展成果由“两区”人民幸福共享。(全媒体记者 邱西颖 王景萍)
标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