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界面新闻从海航航空集团内部人士获悉,海航正在筹划重大转型,旗下所有低成本差异化航司都将转型为全服务航司。内部人士透露,目前集团仅明确了大的方向,具体实施方案尚未确定,仍处在调研讨论阶段。各家子航司将一起推进转型,因准备速度有快有慢,筹备较快的航司会先行落地。
虽然外界将海航此次调整称为转型,但是严格来说,海航旗下航司从低成本到全服务更像是一场“回归”。早在成立之初,海航旗下多家航司就是走全服务航司发展道路,但从2013年起,多个航司相继向差异化服务转型,探索低成本航空运营模式。
有民航自媒体发文称,海航内部对转型计划存在较大争议。海航航空集团人士接受界面新闻采访时也表示:“由低成本转到全服务涉及的项目较多,很多服务制度、流程、标准等都要进行相应的转变,需要一个由易而难、逐步落实的过程。”这或许意味着,转型过程中将不可避免地伴随阻力和波折。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回溯海航系低成本之路
低成本航空模式最早由美国西南航空首创,2004年我国第一家低成本航司——春秋航空成立,低廉的票价使其迅速在市场占据一席之地。此后经过十年左右的发展,春秋航空低成本模式逐步成熟。在竞争同质化、激烈化的背景下,春秋航空表现出较强的优势和韧性,引得不少传统航司将目光瞄向低成本差异化领域。
彼时的海航集团也开始试水低成本运营模式。2013年,海航旗下的西部航空宣布由全服务转型为低成本,成为国内首个从传统航司转型而来的低成本航司;2014年首都航空紧随其后,全面启动差异化服务转型工作。
海航系部分航司运营之初就定位于低成本航空,包括2014年成立的福州航空、2015年开始客运业务的金鹏航空等。乌鲁木齐航空、北部湾航空、桂林航空等,成立不到5年时间内,也相继转型为低成本。
到2019年,海航系航司中仅剩其旗舰航司——海南航空一如既往地走在全服务道路上,其余航司基本都成为了低成本航司。
制图:顾乐晓
虽然海航系大多数航司转为低成本,但在品牌传播中,各航司常突出按需定制、差异化服务及产品体系的转型。首都航空相关负责人此前也向界面新闻透露:“集团强调,对外要称差异化航司,不能使用低成本航空公司、廉价航空公司等叫法。”
实际上,低成本和全服务的界限并不绝对清晰。例如东航取消部分国际航线行李,南航尝试按用户需求取消餐食,而春秋航空推出了常旅客计划“绿翼会员”。民航专家周博近日发表文章称, 这种新的营销模式更贴切地说应是差异化服务,根据不同用户需求提供不同的服务产品,从而获取最大收益。
民航专家林智杰告诉界面新闻,海航系此前转型差异化航司,主要是在部分航线上,将餐食、行李、退改等服务从机票中剥离出来,让旅客按需选购,选多少服务付多少钱。“这与传统低成本模式还不完全一样,真正低成本模式的主要是西部航空。”
转型成果不尽如人意
对标业内龙头春秋航空,海航系低成本差异化发展不尽如人意。
官网资料显示,春秋航空机队规模为116架,天津航空飞机数量为107架;春秋航空经营航线210余条,天津航空运营航线253条;春秋航空一季度实现盈利,天津航空因资不抵债被卖掉47.91%股权,售价仅1元。
另外,首都航空有88架飞机、129条航线,祥鹏航空有50架飞机、135条航线。剩下的航司飞机数量在11架-38架左右,体量更小。
今年一季度,春秋航空实现净利润3.56亿元。海航系上市公司海航控股(600221.SH)包含了5家低成本航司、1家全服务航司,一季度仅盈利1.58亿元,不及春秋航空一半。据自媒体航旅圈报道,海航上市公司体系外还有西部航空一季度取得盈利,但是未透露盈利金额。
海航系低成本差异化航司还有一个突出问题,即彼此分散、难以发挥协同联动效应。航司股权结构显示,海航系多家低成本航司都有当地国资的参股,地方性本土航司的属性更加突出。
例如,祥鹏航空第二大股东为云南省交投集团,持股比例13.32%;北部湾航空第二大股东为广西北投民航投资集团,持股比例30%。这也导致海航系虽然低成本航司数量众多,但每一家都主要聚集各自的区域市场,很难形成规模力量。
对此,民航业内人士唐朝分析称,海航将旗下差异化航司转型成全服务航司,或许就是一体化战略的一种尝试,这也是方大集团坚持不会卖出任何一家航司的原因。
回归全服务挑战重重
在低成本差异化探索之路走到10年之际,海航决定调转方向,再度回到全服务航空模式。
对于这一转型,海航航空集团内部人士给出的回应是, 民航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各家航司对服务品质的要求也在逐步提高,服务正日渐成为航司的核心竞争力。“安全、准点率等方面各家航司相差不大,核心是要突出谁的服务更好、旅客粘性更高。”
该人士表示,海航希望通过转型全面提升服务品质,吸引更多的旅客来乘坐海航航班,这样一来企业的效益也会随之提升。
转型消息一经发布,的确有部分旅客表示赞同。有旅客在界面新闻报道下留言:“好事儿,没必要弄那么多廉价航空,原来首都航空还不是LCC的时候服务很好,转成LCC以后差了不是一点半点,挺影响形象的”;“支持,低成本航司票价没有便宜多少,但没有托运行李和餐食,不方便,而且座位窄。除非该航线只有低成本航司飞,不然不会选择”。
不过,对海航自身而言,虽然最初就是走全服务发展道路、已积累一定的经验,但要重新回归全服务模式,仍面临挑战。民航专家李瀚明告诉界面新闻,从低成本回到全服务需要重建各类配套设施,难度比之前转型低成本大很多。
林智杰接受界面新闻采访时也表示,差异化转型全服务,需要增加商务舱和休息室、配备餐食、服务流程,有大量的工作要做。转型是海航扭亏的重要举措,也是一个巨大考验。
另据《航旅新零售》,有业内人士进一步提出,全服务航司的竞争优势取决于航线网络结构和时刻等,而海航系低成本航司航线和时刻并没有优势,票价不一定能涨起来。而如果涨票价,能否抵消客源流失、原来的辅营收益怎么填补,这些都是需要考虑的问题。
上述报道称,这次转型对于海航系来说无疑是一项重大决策,需要全面考虑内外部环境的因素,并制定出符合公司整体发展规划的合理方案。
(文章来源:界面新闻)
标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