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底、8月初,正值盛夏酷暑时节,TCL创始人、董事长李东生马不停蹄,到韩国、日本拜访合作伙伴,释放出中国企业希望与韩国、日本企业在半导体显示产业进一步加强合作的信号。他称当下海外疫情依然严重,但国际化的脚步不可停歇。
李东生此次东亚之行,已连发了六条微博,透露出从7月24日至8月2日的十天内,他拜访的韩国、日本合作伙伴已超过十家。笔者认为,李东生此次行程有巩固客户关系、为新产钱铺路、为拓展半导体业务探路三个目的。
他首先到韩国拜会了LG、三星等合作伙伴,巩固客户关系是他此行的首要目的。TCL科技(000100.SZ)今年受液晶面板需求收缩、价格下跌影响,上半年归母净利润预计同比下滑约九成。此前,三星等为消化库存而暂停面板采购,梳通面板下游“出海口”变得迫切。
调研机构群智咨询的最新数据显示,在2022年上半年全球显示面板市场的出货面积份额中,中国大陆占比67.5%,中国台湾占比17.9%,韩国占比10.7%,日本占比3.9%。中国大陆在全球液晶面板市场的出货面积份额更高,今年上半年占比69.6%,而中国台湾、韩国、日本的占比依次是19%、7.2%、4.2%。
今年全球液晶面板市场供过于求,行业现在处于下行周期的底部。韩国企业在这一领域逐步退出,今年6月三星彻底停止液晶面板生产,LG也计划今年关闭在韩国的液晶面板生产线。三星、LG是全球主要电视供应商,而TCL科技控股子公司TCL华星是全球第二大液晶面板供应商,中韩双方在液晶电视面板供需上有深化合作的空间。
事实上,中韩企业是竞合关系。韩国企业仍在OLED领域保持优势。另一家调研机构CINNO Research的数据显示,2022年上半年全球市场AMOLED智能手机面板出货量约2.78亿片,较去年同期下滑10.5%。其中,韩国厂商出货份额占比76.5%,份额同比减少;而中国厂商出货份额占比23.5%,同比增加3.9个百分点,份额稳步攀升。
有意思的是,拥有全球七成OLED手机面板份额的三星显示(SDC),既是TCL电子(01070.HK)的显示屏供应商,也是TCL华星的股东;而在市场上,SDC和TCL华星又是竞争对手。
而TCL华星要发展新的OLED面板等业务,则离不开韩国、日本企业的支持。所以,李东生此次东亚之行的第二个目的是为新产线铺路。
中国虽已是全球最大的液晶面板生产国,但在OLED面板领域仍落后于韩国,而且面板生产的上游核心设备、核心材料,许多还依赖从韩国、日本进口。TCL华星目前正在广州建设8.6代液晶面板生产线,产品将满足IT、车载等显示领域的需求。TCL科技下一步还计划在广州筹建一条生产中大尺寸印刷式OLED的产线。这些都需要友商支持。
笔者今年7月在探访中国另一家面板企业深天马(000050.SZ)在武汉的第6代OLED面板生产线时曾了解到,该产线一些核心设备,如蒸镀设备,是由日本和韩国企业联合开发的。如果国产OLED面板要进一步扩大份额,在核心设备上的突破必不可少。另外,柔性OLED面板的材料有约200种,目前多数也从韩国、日本等国外地区进口,材料国产化也需加速。
李东生一直看好印刷式OLED的未来,之前TCL科技也与日本JOLED有合作,双方共同推动大尺寸印刷式OLED面板的产业化进程。估计李东生此次东亚之行在这方面会继续努力。
除了巩固客户关系、为新产线铺路,拓展半导体业务则是李东生此次东亚之行的第三个目的。他在韩国拜访了多家半导体公司,并在微博里表达了中韩半导体产业合作的看法。
韩国半导体业界对于韩国加入国际上所谓的“芯片四方联盟”心情复杂。韩国经济与中国经济关联度高,韩国的半导体产品很大比例都销往中国,所以韩国半导体公司并不希望出现破坏客户关系的情况发生;与此同时,中国半导体产业近两年发展迅速,全球半导体产业格局正在重构,这也引发韩国半导体企业的关注,他们对未来竞争心存警惕。
在李东生看来,中韩在半导体领域的竞合能够促进世界电子产品产业的持续发展。韩国半导体产业的发展带动了一系列电子化学品、设备等产业的发展,个别公司处于垄断地位。中国半导体行业完善产业生态仍需假以时日。
TCL科技近年通过收购中环股份(002129.SZ)等,切入到半导体材料和光伏材料的领域,今年还进一步延伸到上游多晶硅项目的投资。韩国、日本在半导体设备和电子化学品方面有优势,中国有庞大的市场和产业,韩日与中国的产业合作潜力仍然广阔。
竞合是中、韩、日三国半导体显示行业发展的主旋律,韩国、日本企业要稳健发展就不可能放弃中国庞大的市场需求,中国企业向产业链上游迈进也离不开韩国、日本企业的支持。正如三星、LG曾是全球液晶面板的龙头,现在中国是全球液晶面板最大的生产国,而三星、LG已把面板业务的重点转向OLED,中韩日企业在竞合中相互促进,并共同拓展全球市场。(王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