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1日,记者从“南昌市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之科技助力‘蓝天蓝’”六五环境日主题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我市细颗粒物PM2.5浓度从2013年的69微克/立方米下降到2022年的30微克/立方米,改善幅度达56.5%。
随着大气污染治理进入“深水区”,污染管控从单一控制PM2.5转向PM2.5与臭氧协同控制,为有效应对复合型大气污染问题,我市持续加大科技投入,完善监测预警体系,更新污染源排放清单,实施污染溯源解析,不断提高科学治气、精准治气能力水平。
【资料图】
率先建成全省首个环境空气VOCs组分自动监测站
大气监测数据是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生命线,是客观评价空气质量状况、反映污染治理成效、实施大气管理决策的基本依据。长期以来,我市不断提升空气质量和污染源监测保障能力,织密环境空气监测网络,在现有23个国控、省控空气自动监测站基础上,新增设14个乡镇(街道)空气站。部分县区创新引入空气微站,开展空气质量网格化监测,实时、精细地反映辖区空气质量状况。
据了解,2021年,我市率先建成全省首个环境空气VOCs组分自动监测站,实现对空气中117种VOCs特征因子在线监测分析,发挥“千里眼”的作用,实时掌握区域大气中VOCs的浓度水平及污染状况。
与此同时,丰富污染源监测监控手段,通过分析全市大气污染源排污类型、污染影响,筛查重点排污单位、污染风险区域、重点管控路段,我市累计建设企业在线监控、高空瞭望视频监控、黑烟车抓拍、机动车遥感、雷达、道路积尘走航等污染源在线监控设备700余台套,实时预警提醒,提高远程监管能力;新配备便携式光离子化检测器(PID)、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和红外热成像挥发性有机物检测仪等设备39台套,改变了一线执法人员只能靠嗅觉现场检查特殊废气的现状。
超额完成全省下达的年度减排目标任务
为了明晰大气污染来源和治理攻坚方向,我市引入专业第三方驻点服务,统筹污染排放量基础调研和污染成因科学解析,推动大气污染减排、管控两手抓、两手硬。
在具体实践中,我市一方面积极推动污染源排放清单减排应用,实施了多轮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更新研究项目,组织力量全面调研各涉气领域污染排放状况,动态更新全市化石燃料燃烧、工艺过程、溶剂使用、移动源、扬尘源、农业源等十类污染源的九类主要污染物排放清单,建立汽车制造、钢结构、包装印刷等重点行业VOCs组分清单,分析臭氧生产潜势和污染物减排潜力,推动“一行一策”“一企一策”治理。
去年,累计投入资金2亿余元,完成方大特钢245平方米烧结机超低排放改造、江铃小蓝工厂挥发性有机物治理改造提升等22个重点行业深度治理工程项目,指导企业积极争取大气污染防治中央专项资金2456万元。全年NOx和VOCs重点工程减排量分别达到2041万吨、899.4万吨,超额完成省下达年度减排量任务。
另一方面,持续开展臭氧来源解析基础研究应用。“NOx和VOCs是臭氧污染生成的两种主要前体物,为进一步明确我市臭氧污染成因,自2020年以来,南昌市生态环境局联合江西省生态环境科学研究与规划院持续开展臭氧来源解析基础研究。通过对全市特征站点开展VOCs组分采样分析,结合污染天气跟踪研究,明确不同站点VOCs污染来源贡献和臭氧生成潜势,指挥指导县区开展工业企业和城市面源精细化管控。”南昌市生态环境局大气环境科科长陈坤琨说,去年,全市提前发布污染天气预警20次,累计实施污染天气预警管控100天(其中臭氧污染预警管控79天),通过采取针对性管控措施,实现污染削峰降频,挽回了58个优良天。
建立了5311个大气污染源的“一站一图”数据库
大气污染点多面广,涉及部门多、防治任务艰巨。为推动各部门衔接更顺畅,让基层治理更精细、更高效,市生态环境局以“南昌智慧环保大数据平台”建设为契机,围绕蓝天保卫战专项行动任务,打造了南昌市大气污染防治指挥作战平台。
据介绍,通过南昌市大气污染防治指挥作战平台,我市全面整合排污许可管理、环境统计、在线监控、智慧工地等信息,建立了涵盖全市重点区域工业企业、工地、加油站、汽修、餐饮、物流园等重点领域5311个大气污染源的“一站一图”数据库,动态更新污染源变化信息,提高精准治污的针对性、关联性。
同时,还实现“人防+技防”问题整改闭环,通过构建横向到部门、纵向到村组的“市—县—乡—村”大气治理四级网格,依托污染源在线监控、高空瞭望、雷达分析、走航监测、无人机等科技手段,及时精准发现污染问题,推送县区、主管部门处置反馈,实现大气污染问题“监测预警—问题交办—处置反馈”闭环管理。截至5月28日,南昌市大气污染防治指挥作战平台累计调度处置各类大气污染问题575个,实施部门联合惩戒问题77个,进一步提升了大气污染问题监管合力和质效。
此外,为进一步巩固我市“蓝天保卫战”的成果,今年,市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还印发了《2023年南昌市大气污染防治平战结合改善空气质量工作方案》,进一步细化举措,压实责任,将围绕“加快构建平战结合指挥体系、加快推进工业企业提质增效行动、深入开展移动源污染综合治理、深入推进扬尘污染精细化治理、深入推进‘三烟’综合治理、加快推进科学治气能力建设”等六个方面开展工作。(韦小宏 全媒体记者 邹佳伶)
标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