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以简单取胜的苹果 iOS,越做越复杂了?
苹果素来以极简设计为人所称道。用一句陈年的广告词说,就是简约而不简单。昔日苹果设计的灵魂人物乔纳森·艾维曾说,“我希望我们设计的产品,看起来会给人以本应如此的感觉。”
【资料图】
”本应如此“,这是苹果“简”的精髓所在。简单而符合直觉。
不过随着设备功能的丰富,极简的操作,已经不足以承包所有的功能。不知不觉间,苹果似乎把 iPhone,把 iOS 越做越复杂了。
极简到无感的设计
苹果极简设计的典型的例子是 iPod。初代 iPod 领先于同期竞品的几个特性是体积小、容量大、使用简单。艾维一手打造的滚轮界面,简简单单的几个按键,便可承包用户日常的所有操作。
正如现代主义建筑大师路德维希·密斯·凡德罗所说,“Less is more(少即是多)。”
iPhone 亦是如此。第一代 iPhone 面世之时,手机的正面只有一个物理按键。这是许多手机厂商不敢想象的:手机不能能没有拨号、挂机按键吧,使用各种功能得有个菜单键吧,有了菜单键就还得有个返回键......
iPhone 没有这些,精心设计的全触屏交互,又一次诠释了“少即是多“。
iPhone 面世三年后,苹果把这一套操作逻辑带到了 iPad 上。据当时《福布斯》的报道,一位在农场工作的、没见过电脑的 6 岁小男孩,无需任何人指导便可操作 iPad,操作应用,玩弹球游戏。iOS 操作之直观,可见一斑。
苹果的简也有反面例子,比如 iPod Shuffle 第三代。它是简到极致的代表,和钥匙差不多大,只有一个控制开关机、顺序循环播放、随机播放的按钮。如果要使用其他操作,就得依赖线控耳机,综合操作体验令不少用户抓狂。
做得简单很容易,但要恰到好处的化繁为简,需要设计师们大量精密的考量。
功能更丰富了,但代价是...
极简理念减少了刻意的引导,这带来了一个本质上的限制,符合用户直觉的、下意识的行为是有限的,你不可能以极少数的交互,实现无限多的功能。
比如在刚刚发布的 WWDC 2022 上,苹果宣布了海量的新功能,细致入微。比如家庭成员的设备使用时间限制,针对病人的用药提醒,面向运动达人的跑姿提醒,等等。
功能丰富自然是好的,不过可以试想,有多少用户能真正用到这些功能呢?
在以往,这些功能一般是由第三方开发者来实现的,苹果只需提供接口即可。随着手机功能体验竞争的加剧,对隐私关注度的提高,苹果更多地倾向于自己来做这些功能。而越是这么做,系统就变得越为复杂,这是无可避免的,即便是常年使用 iPhone 的用户,想必也有不少功能有待发掘。
将操作复杂化的例子不在少数。比如 iPhone 6s 首发的 3D Touch 功能。它引入了重按的操作,为用户呈现快捷菜单、内容预览等操作,无需额外增加按钮,看上去是化繁为简。许多数码爱好者都认为 3D Touch 好用,比如快捷菜单方便支付、玩吃鸡手游可以二指操作,等等。
然而对于大部分用户来说,3D Touch 很难用:按短了就变成点按,按久了就会变成长按,与卸载应用冲突。3D Touch 看似化繁为简,实则多了一层操作。发布几年之后,3D Touch 就被长按操作取代,取消力度感应降低门槛。
再比如前文提到的单 Home 键设计。全面屏时代到来之后,正面单 Home 键设计和高屏占比难两全,于是“always takes you home”的 Home 键被替换成了小横条,手势操作的加入带来了一定的学习成本。
对于热衷数码产品的年轻人来说,手势操作的门槛很低,但对于年长的用户来说就不一定了。你教会长辈们使用手势操作了吗?
简单与复杂的权衡
如今的消费电子领域,以简取胜是一个共识。抖音等短视频应用就是一个例子,用户的日常操作只有一个,就是划动屏幕,贴合直觉。只是,当智能手机功能越来越丰富,用简单的操作呈现复杂功能,一边做减法一边做加法,难度属实不小。
或许更合理的方式,是让对的人去做对的事。有限的开放选择性,为大众带来简单直观的操作,向专业用户开放选择的能力。
最后再看一个化简为繁的经典案例。从 iPhone X 开始,苹果将长按电源键的操作从关机换成了语音助手,利用直觉推广 Siri。很多人可能会认为,这是可以接受的,因为 iPhone 大多数时候不需要关机或者重启。
结果呢,每年都会有上百万 iPhone 用户,发现自己不会关机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