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可穿戴电子设备、智能家电的普及,我们正在陷入科技公司的“数字矩阵”里。/《钢铁侠》剧照
文 | 戈多
“数据显示,你的人生只剩两年时间。”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如果大数据能够提前预估你的寿命,你会想知道答案吗?
在2022年奥斯卡热门影片《不要抬头》里,科技大佬彼得推出了一款手机,它可以实时监控用户的心情,以及各类身体状态指标,包括血压、心率等等。基于强大的数据库,彼得还预估了女主角之一珍妮·奥尔良的死亡方式,讽刺的是,这个预测最后竟然成真了。
如果大数据能够提前预估你的寿命,你会想知道答案吗?/《不要抬头》剧照
如今,随着可穿戴电子设备、智能家电的普及,我们正在陷入科技公司的“数字矩阵”里——我们对数据的依赖逐步加深,我们渴望更加“精准”的健康信息、更为“科学”的生活方式,我们尽可能地去量化生活里的一切,来认识自己、预见未来。
这个由“量化生活”主导的消费领域,拥有上千亿的市场规模,也正在对我们的生活进行全方位的改造。
但实际情况却是,科技巨头深耕的“量化之路”,带来的不仅是美好的生活方式,也可能是一个正在失控的技术黑镜。
科技大佬彼得推出了一款手机,它可以实时监控用户的心情,以及各类身体状态指标。/《不要抬头》剧照
科幻电影,照进现实
这些年,有多少科幻电影中的智能装备已经走入现实?
10年前,詹姆斯·邦德在《007:大破天幕杀机》中靠一只智能手表“开挂”,成功探查了一系列的机密。这只可以防水、摄像、录音的手表,如今看来,不过是一只苹果iWatch的标配。一夜之间,邦德的“情报神器”,普通人也可拥有。
同样,《碟中谍4》里阿汤哥的“黑科技”智能隐形眼镜,也开始进入市场。2016年,索尼开发了一款可以拍照的智能隐形眼镜,用户只需要用规定的方式眨眼,就可以采集照片。此外,用户还可以通过转动眼球来调节焦距、光圈。
而《星际迷航》中的通讯徽章,如今99美元就能包邮到家。2014年,旧金山的一家科技创业公司推出了无线通讯器Onyx,和《星际迷航》中的徽章相似,使用者只要把它固定在衣服上,哪怕在深山老林迷路,也能够随时随地和外界连线。
用户只需要用规定的方式眨眼,就可以采集照片。/《碟中谍4》剧照
有了这一身的可穿戴设备,忽然明白了很多年前的一个调侃——“这年头,活得越来越像邦德了”。
不过,与科幻片里的黑科技设想不同,现实生活里的智能可穿戴设备,重点并非旨在“教你窃取机密”,它们主打的首要目标则是——“提升个人健康”。
无论是这些年大热的智能手表、运动手环,还是谷歌力推的智能眼镜,以及各大科技公司布局想象力的智能服装……几乎所有的可穿戴电子设备,都紧紧围绕着“健康”二字不放。
从心率、血氧、血压,到压力、呼吸,再到睡眠、饮食、运动,可穿戴设备就像公司里最“卷”的那位员工,恨不得把你身体的一切状况,都做成可视化的PPT,给你展示出来。
拿一个近几年很火爆的“睡眠监测”来说,仅在国内,就已经催生出了几十亿的市场。
“睡眠监测”报告。/睡眠类app截图
传统的多导睡眠监测,需要去医院专门挂号、预约,然后在身上连接数十根彩色电线,才能知道自己睡得够不够好;但如今,从呼吸睡眠质量监测腕带,到一般的运动手环,再到智能枕头、智能床垫,五花八门的电子设备都能够让你掌握自己的睡眠状况。
根据研究产业院的数据,2021年,我国家用睡眠监测设备的市场规模已经达到43.4亿yuan。 一个切实的感受就是,一夜之间,你身边的很多同事都会定时定点地阅读自己的睡眠报告了。
而这并不包括智能手环的市场数据。艾媒咨询的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智能手表市场规模为295亿元,预计2025年,超过400亿元。
如果你还不知道“快速动眼期”为何物?不好意思,就算“一觉到天亮”,恐怕也算不上人类高质量睡眠。
可以预见的是,越来越多围绕健康的话题,都会制造出前景广阔的市场。
2021年中国智能手表市场规模为295亿元,预计2025年,超过400亿元。/《沙丘》剧照
比如“情绪监测”设备。早在几年前,谷歌眼镜就已经学会“监测用户的情绪健康”——根据用户的五官变化,眼镜就会帮我们自动计算在过去1分钟内,生气/高兴/悲伤/惊讶的情绪比例分别占到了多少。
除此之外,情绪追踪APP也开始受到年轻人的欢迎,如果说心情曾是一个飘忽不定、不可预估的东西,那么从此以后,它可以被评价、预估,直到你把emo时刻提前掐断在摇篮里。
另一个有趣的现象是,智能衣物也开始悄悄潜入我们的生活,并贴身监控我们的一举一动。
一双智能跑鞋,可以生成一连串的健康数据——膝关节负荷指数、脚掌着地方式、跑步频率等等,如此看来,以后再也没有小伙伴会犯“走路外八字”的错了。
智能衣物也开始悄悄潜入我们的生活,并贴身监控我们的一举一动。/《头号玩家》剧照
可穿戴设备,你的电子预言家?
19世纪中叶,英国物理学家、热力学之父开尔文勋爵(Baron Kelvin)曾经说过:“当你能够量化你谈论的事物,并且能用数字描述它时,你对它就确实有了深入了解。但如果你不能用数字描述,那么你的头脑根本就没有跃升到科学思考的状态。”
这种“用数据理解世界”的观念,主宰了接下来一个多世纪的思潮。
聚焦到个体身上,从最初的身高、体重,到身体健康、情绪健康、情感关系,数据可以逐渐“预估”那些曾经无法被量化的事物。
回到开头的《不要抬头》,用可穿戴设备预估寿命,这事儿可行吗?
实际情况是,“生死有命”的道理并不能够被大数据轻易改写,但用大数据预言一些其他的状况,却是完全可行的。
数据可以逐渐“预估”那些曾经无法被量化的事物。/视觉中国
2020年,研究人员发现,使用Oura智能戒指,可以提前帮助用户监测感染流感的风险。
一枚戒指是如何帮人类预测病毒的呢?根据Oura Health的官方说法,Oura指环中的技术,可以监测到人体中最细微的生理信号。通过使用AI预测模型,就可以根据体温、静息心率、心率变异性等指标,提前预估用户感染流感的可能。
其实,早在十多年前,可穿戴设备就展现出了“赛博先知”的功力。
2012年,美国内华达州里诺市的“第一次预警系统”公司推出了一款女性智能内衣,旨在帮助女性提前预估乳腺癌的风险。
早在十多年前,可穿戴设备就展现出了“赛博先知”的功力。/《阿丽塔·战斗天使》剧照
根据2020年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在全世界的新发癌症病例中,乳腺癌占比11.7%(大约有230万例乳腺癌病例),首次超过了肺癌的新增病例数,成为全球主要新发的癌症类型。
而这款“预防乳腺癌”的智能内衣,可以通过内置感应器,从而预测乳房内是否有可疑肿块。
在技术层面,这款内衣的原理并不复杂:由于人体内的癌细胞通常会导致血管异常,从而使身体相应部位出现温度变化,因此,这款内衣通过细微的温度感应、记录,然后经一系列的科学计算,从而得出预测结果。
公司的实验显示,这款智能内衣预测乳腺癌的准确率要高于医院的X光检查,除此之外,还能将乳腺癌的确诊时间提前6年,为乳腺癌患者争取更多的治疗时间。
就在今年9月,斯坦福大学的研究团队还研发出一款可以“实时监测肿瘤大小”的可穿戴设备,从而及时“复盘”患者的癌症治疗效果。
一款可以“实时监测肿瘤大小”的可穿戴设备,从而及时“复盘”患者的癌症治疗效果。/《头号玩家》剧照
设备采用了“FAST传感器”(通过在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滴铸层的顶部沉积50 nm的金层支撑),由于这种传感器非常灵活、易于拉伸,因此,这个小型设备可以被直接黏在用户的皮肤上,并且随着肿瘤体积的动态变化而发生相应的扩张或收缩。
只需要按一下按钮,传感器就能够将实时数据传送到手机的应用程序里。上一次的癌症治疗是否有效?可以很快得到答案。
与此同时,智能可穿戴设备还在各种各样的慢性病领域进行探索,包括皮肤癌、哮喘、阿尔茨海默病等等。商业公司向我们许诺:未来,智能设备能够更加准确、快速地为大家提供所需要的“疾病预警”。
技术黑镜:谁在利用我们的数据?
可穿戴设备的普及,带来的不仅是大数据所支持的“健康、科学”的身体管理,也有可能会导致一个技术黑镜。
成立于1969年的数据公司Acxiom,拥有全球最大的消费者数据库。截至2020年,Acxiom涵盖了来自美国、英国和德国等多个国家的7亿用户的数据。这些用户被分为70大类,每一类都会有其相匹配的消费需求。
这些用户被分为70大类,每一类都会有其相匹配的消费需求。/《她》剧照
一直以来,关于Acxiom的数据争议持续不断,但这并不影响它顺利地将用户的档案信息“明码标价”出售给商业公司。其中,Acxiom的大型客户涵盖了政府机构、大型银行、保险公司以及医疗机构。
基于海量数据的研究分析,的确可以为普通人提供更高效的健康管理方案。例如,国内的一些数据公司开始联合三甲医院,进行数据资源共享,给后者提供更多的信息参考。
但同时,这些数据也可以被商业巨头操控,将消费者置于不利的弱势地位。
比如,以往的车险有相对固定的价位,但现在的车险像是移动设备上的广告一样,呈现出“千人千面”的态势。
现在的车险像是移动设备上的广告一样,呈现出“千人千面”的态势。/《黑镜》剧照
汽车追踪器的本意是帮助用户了解自己的驾驶习惯,但保险公司却可以很好地利用这些收集来的数据价值——驾驶员的心率、体征,驾驶过程里的耗油量、车轮转速、刹车次数,都可以被上传至传感器,从而帮助保险公司决策、定价。
再比如,一系列的数据收集,可以让每一个个体都得到极为精准的营销。一个例子是,当一个人的跑步鞋达到基准更换里程数时向其推送新款和适宜的跑步鞋报价信息。
这个过程里,消费者的议价权被逐步削弱。这几年,“大数据杀熟”越来越普遍,就让“信息透明”的消费者无处遁形。
也许,当我们沉迷于可穿戴设备所带来的个性化服务时,我们也要意识到: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免费的数据劳工,为科技公司提供成百上千亿的商业价值。
最终从这套机制中受益的,绝非一无所有的普通人,而是那些手握数据的资本家。/《黑镜》剧照
就像英剧《黑镜》里的《急转直下》,如果有一天科技进化到我们的人际关系都能用数据(评分)表示,那么,最终从这套机制中受益的,绝非一无所有的普通人,而是那些手握数据的资本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