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便,才是空气炸锅最应该宣传的功用。
如果把小家电写成网络小说,空气炸锅绝对适合退婚流。
就在去年,空气炸锅还荣登闲鱼十大无用榜单榜首,结果今年就斗气化马,恐怖如斯,成了真香代表。每次看到空气炸锅做饭底下,都有人哭诉:全世界只有我没有空气炸锅了吗?
(资料图)
我自己用了大半年后,给我爹妈也买了一个。在我看来,空气炸锅从「无用」到「真香」背后,其实是厨房文化的一个变迁。
这期我就来聊聊厨房小家电的发展故事。
01
在厨房小家电领域,第一代留下来的王者,必须是电饭煲。
因为电饭煲过于常见,以至于很多人觉得电饭煲是老古董级别的物品了。但其实电饭煲的诞生历史并不长。
上世纪五十年代,日本人大佐雄和妻子千由美一起在东芝公司打工,无奈食堂伙食太差,开过餐馆的夫妻俩就打算自己做饭。
其他的员工也都乐见其成,纷纷出钱让他们一起把大家伙儿的饭都给做了。
只是本来流水线的工作就很累人了,一次两次也罢,长此以往,负责看火做饭的千由美也支撑不住了。不忍妻子受累,同时也喜欢钻研的大佐雄于是就打算自己做一个能自动煮饭的锅。
毕竟他是在东芝工作,有着先天的条件优势。经过一次次的试验,再加上专家的帮助,大佐雄终于在 1956 年的圣诞节前成功了,并且把这个发明专利转让给了东芝公司。
东芝随即试生产了 700 台电饭煲,并且采取了挨家挨户上门地推的销售策略,在一个星期之内把这些全都卖出去了。
在之后的一个月里,追加生产的 20 万台电饭煲也都陆续销售出去。经过几年的市场培育,再加上彼时松下等其他家电厂商也都加入生产电饭煲,共同助推着行业发展,电饭煲逐渐成了日本人民的厨房必备家用电器,同时也出口到了其他地区。
比如在六十年代的香港,电饭煲就是很多有钱家庭的抢手货。电影《花样年华》中,张曼玉的丈夫常常需要去日本出差,就曾给梁朝伟代购过一个电饭煲(顺便送了他一顶绿帽)。
而同一时期,内地虽然也有广州轻出集团生产了最早的「三角牌」电饭煲,但技术还没有完全成熟,并没有得到推广运用。
那时候,人们普遍还是习惯用灶台做饭,或者用铁锅隔水蒸饭,像云贵川等西南地区会用一种叫做甑子的炊具,后来条件好点的,也有用高压锅来煮饭的。
直到九十年代之后,升级优化的三角牌,以及半球牌等产自广东的电饭煲开始逐渐从沿海流行到内陆,成为很多家庭在「三大件」之后必添的小家电。我记得小时候我们家就有一个三角牌的老式电饭煲,用了好些年。
那会儿的电饭煲基本都是机械式,往往只有煮饭和保温两个最简单的功能。
但即便如此,对于长年累月都要做饭不得闲的人来说,仅仅不用再盯着火候这一项,电饭煲就已经赢了。
当然,电饭煲的普及离不开像美的这样的国产品牌。在九十年代中后期,美的一方面尝试推出了智能化电饭锅,另一方面,靠着大量委托周边小企业进行 OEM 生产,成为行业领头羊。到苏泊尔、九阳等其他国产品牌也都相继入场,电饭煲市场竞争越激烈,其普及率也越高。
多年来,从加热方式,到内胆材质,电饭煲的各类性能不断完善,还诞生了一些天价电饭煲,据说是煮出来的米饭更好吃。但是我个人没有机会尝试,所以没法判断真假。
但不管电饭煲的功能如何进步,花样如何繁多,对于所有人来说,电饭煲只要能满足一个功能,就有足够存在的理由,那就是把饭煮熟。
02
在电饭煲之后,同样具有革命性的厨房小家电,可以说是微波炉。
1968 年,第一批名叫 Amana Radarange R-1 的家用微波炉上市之时,美国电器制造商 Amana 公司打出的广告语正是「火之后,最伟大的烹饪发明」。
可想而知,在当时,微波炉带给人们的颠覆性认知。
世界上第一台微波炉的诞生多少带点偶然性,这个故事想必很多都听过了。
1945 年,隶属雷神公司的电气工程师帕西・斯潘塞(Percy Spencer)在做雷达实验的过程中,忽然发现口袋里的巧克力融化了,他立刻想到,这是由于磁控管产生了大量带有热量的微波导致的。
于是,他就想把这种原理运用到加热食物当中。经过反复的研究试验,1946 年生产出了第一台微波炉,名叫 Radarange,取「雷达炉」之意。
不过当时这玩意儿跟冰箱差不多大,然而,当时这台形似落地冰箱,重达 340 公斤的微波炉实在太过笨重,更多被运用在工业用途上。到 70 年代之后,经过不断改进,微波炉虽然能家用了,但因为价格太贵,普及率也有限。
在当时的美国,一台微波炉售价往往在三五百美元,和同时期的彩电也相差无几。直到日韩两国也加入到了微波炉生产大军之中,更低廉的价格让微波炉快速地走入到寻常百姓家。
而在国内,微波炉的真正普及要到新世纪左右。虽然在 90 年代,微波炉就已进入国内市场,但基本都是洋牌子,普遍价格也都在两三千元左右,这对于当时的国人而言,过于奢侈。大多数家庭,就算有多余的钱,那也都买了更便宜、也更需要的电饭煲。
多亏了格兰仕,一家以羽绒服起家的工厂,带动了国产微波炉市场的发展。1992 年,在创始人梁庆德的带领下,格兰仕从羽绒服转向家电领域,一开始只是负责代工生产海外品牌的微波炉,而后引进了东芝的技术,开始自己生产。
相比而言,国产的微波炉价格更低。1999 年之后,美的也进入了微波炉市场,两大品牌打起了轰轰烈烈的价格战。
对此,喜闻乐见的自然是消费者。从原来的几千块,到后来的几百块,微波炉成了普通工薪家庭也能消费得起的小家电。
而在这过程中,虽然有段时间升级版的光波炉炒得火热,微波炉的功能也从原来只能加热,到现在甚至能微烤炸一体,看着越来越全能,但人们好像还是更习惯用它来加热食物。
毕竟,以前要是想加热食物,需要重新回锅翻炒,费时费力,而微波炉只要你把冷饭冷菜放进去,定个时,叮一下,就解决了。
或许正因如此,虽然微波炉多年来并没有很「网红」的声势,但也一直都被人们默默需要着。
不过,最近这两年,微波炉似乎有了更多的流量,很大一个原因,在于国内预制菜市场的发展,有了更多适合丢进微波炉加热即食的菜肴,而这同样也是空气炸锅能够逆袭的原因之一。
03
比起前两者,空气炸锅显然资历更浅,现在谈论它的长久实用性,似乎也为时过早。
但我认为,空气炸锅和电饭煲、微波炉这两个代表性的厨房小家电一样,有着类似的特点,那就是非常方便。它们都是以最简单直接的方式解决了某种痛点,极致地满足了人们的某种使用需求。
其实这十多年来,空气炸锅多少有点命途多舛。就像直到现在,也有不少人会觉得空气炸锅是中看不中用,也不时会有种种专家跳出来建议人们不要多使用空气炸锅,让空气炸锅一度处境尴尬。
空气炸锅一开始不受宠,确实也和它自身的宣传定位不明确有关。
早期空气炸锅主要为商用。早在 1990 年代,美国 QNC 公司就推出了一款无油脂的商用空气炸锅 Quik n" Crispy Greaseless Fryer。
2005 年,美国食品技术服务公司 Turbochef Technologies,申请了空气炸锅专利,以此让一些大型酒店和连锁餐饮店能更快速、大量地生产快餐食品。
总而言之,那时候的空气炸锅在一般市场上并不流通。虽然也有不少人想开发针对家用的空气炸锅,但结果都不太理想。
2009 年,荷兰发明家弗雷德・范德维杰与飞利浦公司合作,得以优化了空气炸锅的工作模式,终于在 2010 年的「国际消费电子展」上推出了一款全新的家用空气炸锅 Air fryer。
其实它的工作原理并不复杂,简单来说就是利用热风代替热油来达到油炸食物的效果,因为在密闭空间内急速循环的热流,也可以带走食物表层的水分,从而呈现出类似于炸的效果。
我想了想,理论上只要你肺活量够大是吧,一边烤一边用嘴吹其实也行
而一款新产品想要迅速打开市场,总得要有噱头助阵。当时飞利浦打的就是科技牌和健康牌。总之就是无油烹饪,保证食物味道的同时,还能少摄入油脂。
不过这个概念在国内一开始并不成功。其实原因很简单,非要说健康的话,我在家吃饭就已经比外卖健康很多了,还需要空气炸锅来给我健康?
更何况,我选择油炸,追求的就是好吃。而空气炸锅虽然能模拟出类似油炸的效果,但用过的都知道,比起真油炸能带来的快乐,还是少了很多。
空气炸锅一开始的宣传主要是把调子拉得太高了,很多人满心欢喜买回来,以为能完全代替油炸,结果发现并不能完全还原,就像无糖可乐再怎么样也不是原味的感觉一样。加之飞利浦动辄千元以上的售价,简直满足了大众眼里智商税的一切元素。
我总结一下这个元素就是:
一个酷炫的名字 + 一个听起来高大上的技术 + 一个正向的概念(譬如健康、环保)+ 一个不菲的售价,组合成没卵用的产品。
也正因此,当时空气炸锅销量并不高,市场热情也不高。
这也表现在国内的几大家电品牌并没有很积极地下场。九阳大概在 2015 年左右才正式推出空气炸锅,而美的是在 2019 年才组建空气炸锅研发团队,苏泊尔更后知后觉,是在 2020 年才布局相关业务。
在空气炸锅领域,一开始拔得头筹的是专门代工生产的国产小品牌。像「苏美九」等国产大品牌属于后来者居上。
另一边,空气炸锅这股风是怎么吹起来的呢?靠的是直播带货、是达人种草、是各类短视频平台的大数据推荐,这其中有用户自发的行为,但肯定也少不了背后品牌商的资本推动。
空气炸锅就是借助这一整套的营销带来了更多的声势和流量,被塑造成了一款网红产品。
本来智商税元素就已经很齐备了,现在加上网红元素,buff 不是叠满了,是叠爆了。
04
那空气炸锅又是如何翻红的呢?
疫情肯定是一个因素。被困在家、不能点外卖,只得自己下厨的上班族们,发现只需要把食物丢进空气炸锅里,就能收获一份食物,才惊觉,空气炸锅是真 TM 好用啊。
所以说其实方便,才是它最应该宣传的功用。
确实,空气炸锅做出来的食物口感和真正的油炸食品肯定会有差别。像我最喜欢做的炸鸡,空气炸锅怎么也复制不出来经过高温油炸的烹饪效果。
但是油炸费油啊!油炸完不好清理啊!而且据我观察,很多不会做饭的人对油锅有种恐惧感,特别怕溅油。
不像我,我都是勇敢冲。
当我们的需求被极限放大之时,空气炸锅的出现恰到好处。
另外,和空气炸锅的爆火几乎处于同一时间线的还有国内的预制菜市场。
根据艾媒咨询的数据显示,2019 年国内预制菜市场规模约 2445 亿元,预计 2023 年规模将达到 5165 亿。以疫情爆发的上海为例,在刚刚过去的四月份,预制菜销售额更是同比上涨了 250%。
那些半成品的预制菜,对于很多人来说是解了燃眉之急。像薯条、小酥肉、鸡米花等等这些东西,配合空气炸锅使用,确实是真香。
所以空气炸锅最初的问题就需求上的错配,什么高科技、健康都是虚的,最重要的就是方便。偶尔想吃个薯条,不用点外卖,在家叮一下结束,这就是更普遍的使用场景。
不过我自己也有一套用法,如果你不追求正宗做法的话可以参考下:
我会拿空气炸锅做食材的预处理。比如像烧排、红烧肉等等,我选择不焯水,而是用空气炸锅加热。这样肉最后烧完比较酥脆,比较符合我的口味。
其实,不管是空气炸锅的逆袭,还是已经几乎成了家庭必备品的电饭煲、微波炉,不难发现,最终能够被大家所接受的厨房小家电,都具有最单纯的品质。
它们并不需要多么的十项全能,也不需要多么的与众不同,只需要能解决人们最需要解决的某种问题,只需要发挥它最极致的某种功能,就已经是独一无二的存在了。
就比如前两年电饭煲还曾刮起过一阵「降糖风」,虽说似乎符合了戒糖大势,但其实降不降糖的并不那么重要,要降糖我还吃什么白米饭呢?电饭煲只要老老实实做好煮饭这一功能,就是不可替代的。
有时候我们总是追求十全十美,我全都要,不免宣传的时候夸大其词。
然而世上大多数事物都遵循着不可能三角,或者只能二选一中做一个平衡。
健康的东西不好吃,有用的话不好听。到头来发现,其实只要做好一件事情,找准自己的定位就足够了。
参考资料:
1. 《电饭锅是如何发明的》,蝌蚪五线谱
2. 《微波炉 50 年,它的样子一直没什么变化,但食品业和吃饭习惯都因它而改变》,好奇心日报
3.《空气炸锅「速成」怎样的商业局?》,壹番 YIFAN
4.《年轻人变胖,没有一口空气炸锅是无辜的》,新周刊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IC 实验室 (ID:InsightPlusClub)
标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