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东子
(资料图)
编:祺然
历经30余月,我们终于等到疫情管控“放开”的一天。与此同时,自行判断“羊”成为时尚,新冠抗原试剂、血氧仪和制氧机的抢购热潮来袭,与新冠相关的医疗“产品”一货难求。
01
人人求而不得的“血氧仪们”
早在12月初,抗原试剂就已经成为一货难求的“奢饰品”,购买途径无非两个:一是各大电商平台与数百万人“抢购”,但是货物数量极少,基本上瞬间售尽。小壹哥曾在某电商平台多次参与抗原抢购活动,但结果无一例外以失败告终;二是通过私人渠道或是平台商家进行溢价购买。抗原试剂本身的成本并不高,一般在1-3元左右,但经过炒作后,几倍、十几倍的增长不在话下,甚至出现了8000元的“天价”抗原。
随着第一波阳性高峰的过去以及舆论导向变化,抗原风波暂时告一段落,紧随其后的是血氧仪和制氧机的“炒作”潮。不少人在各类社交平台吐槽:在血氧仪热潮开始的当天准备购买血氧仪,但很快就出现商品标价与实际售价不符的“紧急涨价”情况,即便下单成功,也迟迟不发货。
某款销量靠前的血氧仪价格变动图。图片来源:网络公开数据
京东平台按销量对血氧仪做了排名,前 十的产品中最便宜的售价为108元,其余普遍在200元上下,相较此前的售价普涨一倍以上。例如,康泰医学CMS50D 款从64元上涨至128元、乐普医疗PC-60NW-1款从194元上涨至249元、九安医疗BM1000D款从154元上涨至最高点229元(现159元)、鱼跃医疗YX306/301款从139元上涨至最高点379元(现288元)。
即便是知名上市公司,也有着不小的提价。其中鱼跃YX306血氧仪还一度因为涨价和缺货事件被推上了风口浪尖,成为了如今“天价”医疗器械、一货难求的缩影。
图片来源:京东
02
医疗器械,究竟有多赚钱?
医疗器械可以说一直是大众所熟知的暴利行业,但其暴利背后的原因也值得深入探讨。
首先,医疗器械是一个马太效应很强的行业,即头部较少数的企业(大多数为上市企业)占据了绝大部分市场份额,而市场份额越大,往往拥有越大的定价权。
以最近爆火的血氧仪、制氧机来说,我国A股上市企业包含这类产品的企业分别有22家和50家。尤其是血氧仪生产企业,市值超过百亿的仅有乐普医疗、鱼跃医疗、九安医疗、红日药业(子公司超思电子)、四川长虹(子公司中科美菱)、康泰医学这6家,再加上一个接近百亿的可孚医疗。除了国外品牌和极少数如氧大夫等专注于血氧仪的品牌,基本上由这些头部上市公司覆盖了销量排行榜的大部分席位(如前文提到的京东血氧仪销量排名)。
据媒体报道,我国血氧仪2021年的市场规模在22亿元左右,而这7家上市公司2021年营收高达111.43亿元,按照5-10%的比例计算血氧仪业务收入约为9.99亿元至15.33亿元,占市场规模的45.40%-69.67%,基本与电商平台上反映出来的现象一致。
数据来源:网络公开数据,壹DU财经整理
血氧仪的功能主要为脉率、血氧饱和度、灌注指数的监测,其中较为重要的是血氧饱和度这一指标,其原理主要应用了朗伯-比尔定律对血液的吸光度变化进行检测。从技术角度来看,血氧仪的技术含量并不高,一些智能手环、手表等穿戴式智能设备也拥有相应功能,甚至利用手机小程序也可以完成血氧饱和度的检测并且有着可以接受的准确度。
既然技术不是血氧仪的闪光点,那为什么市场还是源源不断地向头部企业集中呢?答案是品牌的影响力和服务。对于医疗器械,尤其是保健器械这一类产品,可以看作是消费品。而消费品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就是品牌。当消费者首次购买血氧仪产品时,由于各类产品的功能相差不大,更愿意从知名大品牌中筛选,而大品牌具有更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进而形成了一个正向循环——利用品牌效应吸引消费者,利用优质服务留住消费者,出现了产业逐渐向头部集中的现象。
从近三年来医疗器械行业整体营收情况来看,虽然前 十企业营业收入的占比变化并不大,但净利润的变化较为明显,已经从43%左右提升至接近50%,并且前十企业的平均毛利率更是显著提升了10多个百分点。
2019-2021医疗器械行业营业收入前十企业情况 数据来源:网络公开数据,壹DU财经整理
也就是说,医疗器械行业确实很赚钱,但多集中于这些头部的“高份额、强话权”企业。
03
医疗器械的前景如何?
尽管最近一货难求的高价,给行业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但从长久来看,我国医疗器械行业的发展还是快速向前的。
从国外发达国家的发展情况来看,医疗器械的市场非常广阔,家庭普及度也非常高。艾瑞咨询报告数据显示,2022年全球医疗器械行业的规模预计接近40000亿元,基本处于成熟期,未来几年同比增速会保持在5%以内波动。而我国作为新兴市场,随着国家对医疗行业发展的重视与支持、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日常保健意识的提升,对医疗器械的需求量必然会提高,医疗器械市场规模也会进一步发展。2022年我国医疗器械行业的规模大约在11000亿元左右,占全球市场的比例不到30%,但同比增速超过20%,并且预计将保持10%以上的高增速,于2025年达到17000亿元,全球占比达到40%以上。
图片来源:艾瑞咨询、乐普医疗2021年年度报告
因此,医疗器械是一个坡长雪多的赛道,对于企业来说,抓住行业核心竞争力是发展关键。
如前文有分析,服务是医疗器械行业一个关键因素。医疗器械当前的消费群体主要为年龄较大的中老年人,以及一些熬夜加班患有一定基础性疾病的年轻上班族,这些群体相较于产品价格更关注产品的服务保障,尤其是价格相差不大的家用小型医疗器械。所以对于企业来说,如何在各家产品技术、功能接近的情况下,进一步提高客户粘性,从而长久持续地拿到市场份额,远比多挣眼下的“仨瓜俩枣”重要得多。
除了构建良好的品牌形象和服务体系,企业完善的业务结构也是站稳市场的关键因素之一。获得“暴利”的医疗器械头部企业往往不依靠一时的口罩、抗原、血氧仪等等获利,相反依靠这些单一业务一时大赚的企业也很少能成头部企业。
以连续三年排在行业收入第一的迈瑞医疗为例,其业务布局包含了生命信息与支持(监护仪、呼吸机、除颤仪等大型医疗器械)、体外诊断(血液细胞分析仪、生化分析仪等精密分析仪器)、医学影像(超声诊断系统、数字X射线成像系统等等)、智慧医疗(信息化平台)等多个领域;三年均在榜上靠前的乐普医疗同样布局广阔,各类医疗器械、药品、医疗服务及健康管理,从病前预防到病后康复检测一条龙均有涉猎。因此说一般头部企业都具有较广的业务,不会只局限于某一细分领域。如此产品布局,才能让企业在不断变化的大环境中稳步向前发展,且更容易形成类似“苹果全家桶”的医疗生态链,成为医疗器械巨头。
相对而言,只专注于某一医疗设备的小型企业也许在产品功能上可以做到更加优秀,但在面临如今变化的状况时,做得好就是“开张吃三年”的翻身机会,做不好就会失去竞争力,慢慢淡出市场。
因此对于这些企业来说,更像是一场“豪赌”。
图片来源于公开网络,侵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