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徐珊
编辑 | 云鹏
时隔十年,我们又一次看到了谷歌AR眼镜的身影。
5月12日,谷歌CEO桑德尔·皮猜(Sundar Pichai)用一段概念视频告诉人们:“Google Glass要回来了!”
▲Google的AR眼镜概念宣传片讲述不同语种的人们可以借助AR眼镜实时交流
事实上,回来的不止是Google Glass,如果你仔细观察AR眼镜的市场动向就能发现,今年的消费级AR眼镜市场格外热闹。
5月9日,AR眼镜厂商Rokid的AR眼镜Rokid Air正式上线京东自营旗舰店,售价2999元。4月26日,AR眼镜厂商影目科技的INMO Air AR眼镜在京东平台正式上线,售价2999元。4月19日,AR眼镜厂商雷鸟创新在京东上架AR眼镜雷鸟Air,售价3299元,新手尝新价2999元。
不仅如此,国内AR厂商Nreal宣布将于5月20日正式在英国市场发售其AR眼镜Nreal Air。AR眼镜厂商亮亮视野近日也透露即将发布一款消费级AR眼镜。
▲从上到下分别为:Rokid Air、Nreal Air、INMO Air、雷鸟Air AR眼镜
巧的是,我们仔细梳理发现,这些AR眼镜厂商都在近半年时间内获得了大额融资,深受资本青睐。
5月16日,影目科技宣布已完成近千万美元A轮融资。3月20日,Rokid获得7亿元融资。3月30日,Nreal获得由阿里领投的六千万美元融资。2021年11月,亮亮视野宣布完成C1轮1亿元融资。
▲部分AR眼镜厂商融资一览表
一方面,不少初创企业正在消费级AR眼镜市场大放异彩。另一方面,不少原本面向企业市场的AR眼镜厂商也纷纷开始推出自己的消费级AR眼镜。
不仅如此,潜在AR巨头苹果、谷歌、小米的AR眼镜都在快马加鞭赶来的路上。由此看来,AR眼镜市场,企业“跑马圈地”的阶段即将到来。
要知道在2021年以前,如果你是普通用户,你甚至很难找到一款AR眼镜的购买渠道,在那时,多数AR厂商认为B端市场才是AR眼镜最佳的应用场景。
国际调研机构IDC预测,2025年全球AR眼镜和头戴设备销量将增长到2340万台。是什么让沉寂多年的消费级AR眼镜市场再次火热?现在消费级AR眼镜是什么样的?国内的消费级AR眼镜市场发生了哪些变化?我们在和多位产业人士交流后,试图找到答案。
一、AR眼镜到底在玩些什么?
在谷歌I/O大会上,我们看到谷歌展现了AR眼镜的多种语言实时翻译功能。
翻译一直是谷歌的强项所在,AR+语言翻译的组合功能将会给用户新的体验,正如桑德尔·皮猜所说:“技术变得更加隐秘了。”
这项谷歌还没有落地的功能,其实早已经在国内实现。
2021年12月14日,OPPO发布新款智能眼镜OPPO Air Glass。OPPO Air Glass同样具备实时语言翻译功能,你可以直接在显示屏幕上看到所需语言的文字功能。但目前OPPO Air Glass仅支持中英双语的翻译功能。
▲OPPO Air Glass的中英翻译功能(图源于B站)
从目前现有的信息看来,谷歌和OPPO都希望通过光波导技术显示字幕。但这同样也带来了另一个问题,镜片显示的字幕将会被对方看得一清二楚。
如果将这个情形放在日常的生活场景中,想象一下,在你和外国友人聊天时,你看到自己的话语被翻译成其他语言显示在他的镜片上,会有种奇妙的怪异感,也会分散一定的注意力。尽管这可能会比双方对着手机看翻译文字的交流方式要好一些,但是也不如一个可以同声传译的智能耳机。
同样,外露的信息显示也难以保护用户的隐私信息,容易造成一定的安全隐患。
除了翻译功能,这类偏向实用性的AR眼镜还拥有AR地图实时导航、根据定位推荐相关信息等功能。
影创科技的创始人孙立曾告诉智东西,当只有一款设备能作为提升效率的工具时,它就能成为“下一代计算平台”。“像是手机、电脑、平板都是在提供人们的办公效率,AR眼镜也应该如此。”孙立说道。
但有部分行业人士会持有不同观点,他们认为观影和娱乐才是AR眼镜最好切入消费级市场的方式。
一位从事VR/AR行业的投资者曾分析说:“目前的AR眼镜基本上都要和手机绑定,成为耳机一样的手机配件。如果AR眼镜拥有的功能手机都能做到,那消费者为什么要去再买一个新设备呢?”
因此,他觉得在技术尚未成熟的现阶段,可能主打文娱功能的AR眼镜更适合消费级AR眼镜的发展。
不少AR眼镜也确实朝着这个方向探索。刚刚上线的影目Air Glass、雷鸟科技的雷鸟Air和Nreal的Nreal Air等都拥有观影功能。
▲Nreal AR眼镜观影画面
用户既可以选择将自己手机里的内容通过数据线投屏到AR眼镜上,也可以直接选择AR眼镜自带的视频播放器,但后者的视频资源有限,可能并不能满足用户的观影需求。
在观影时,屏幕亮度将成为一个重要的指标,因为不只会影响显示屏幕的观影效果,同时也会影响到AR眼镜如何处理现实场景和虚拟屏幕之间的显示对比。
除此之外,AR眼镜还作为智能可穿戴设备拥有一些常见的功能,如消息提示、定时闹钟、听歌等。
▲OPPO Air Glass的消息提示功能
整体看来,AR眼镜作为智能可穿戴设备,也就是新的扩展屏,可能已经拥有了一些较为成熟的应用场景,比如说户外观影等。但是作为下一代计算平台,目前的AR眼镜还不够资格。
二、光波导技术成新突破,半年四家光学公司获融资
沉寂多年的AR眼镜从哪里获得新的发展机遇?
在和多位行业人士交流后,他们将答案锁在了同一个领域——光学显示。
AR眼镜的光学显示系统主要由微型显示屏和光学镜片两部分组成。
如何让眼睛能够看到清晰的、尺寸合适以及观感舒服的屏幕画面?目前,行业内AR眼镜的光学显示方案可大致分为棱镜、Birdbath和光波导三种大类。
其中,Birdbath和光波导的技术成熟则成为推动AR眼镜发展的关键原因之一。Birdbath主要利用镜面反射的原理成像,通过反射部分光线,允许用户同时看到现实世界的画面和虚拟显示屏幕,是市场上一些观影类AR眼镜所采用的主流光学显示方案。
▲Birdbath光学显示方案示意图
而光波导则利用光在玻璃镜片中全反射原理,在保证成像清晰、图像对比度高的基础上,还能为用户提高较大的视场角。
按照光进出波导的耦合结构不同,光波导技术还可以分为衍射光波导技术、阵列光波导(几何光波导)技术两大类型,影目Air采用的光学显示方案正是阵列光波导,OPPO Air Glass采用的则是衍射光波导技术。
▲衍射光波导示意图
以前,由于光波导复杂的生产工艺以及生产良率低,导致其成本居高不下,有时甚至可以达一块镜片要1000美元。
但随着技术的发展,目前光波导正在逐渐成熟,生产良率正在逐步提升。据亮亮视野的CEO吴斐介绍,在阵列光波导领域,亮亮视野已经实现98%的良率。
不仅如此,国内激光显示厂商光峰科技公布了其AR衍射光波导模组阶段性成果进展,其单色衍射光波导模组拥有720P显示分辨率、40度视场角以及85%以上透过率以及超过10000的PPI。
▲光峰科技SPD技术AR光学模组渲染图
光波导技术领域的突破也吸引了不少资本的目光,短短半年内,就有4家AR光学厂商获得新一轮的融资。
5月13日,国内AR/VR光学模组头部企业耐德佳宣布完成B+轮融资。3月9日,AR底层光学引擎技术研发商灵犀微光宣布完成亿元级B轮融资。2021年12月30日,国内AR光波导模组供应商珑璟光电宣布完成过亿元C轮融资。2021年12月17日,AR衍射光波导及衍射光栅供应商至格科技宣布获得小米战略投资,完成A+轮融资。
由此可见,光学技术的突破正在让人们对于AR眼镜拥有更高的期待。
三、三要素成消费级AR眼镜破局关键
除了光学技术,“元宇宙”概念的爆发同样让更多的人注意到,AR眼镜市场与此前相比大有不同。亮亮视野的CEO吴斐告诉智东西,如今,AR眼镜已经开始差异化发展,这将会让产品的形态和用途得到新的拓展。
“比如说形态上,我们现在能看到单目的AR眼镜,也能看到双目的AR眼镜。无线设计的(产品)也开始增多。”吴斐讲:“越来越多的AR眼镜厂商正在通过垂直某一领域,来探索技术革命,为终极的设计方案提供一块拼图。”
与面向企业提供定制化服务的AR眼镜不同,消费级的AR眼镜不但需要考虑产品设计能否满足用户的日常需要、佩戴是否舒适,还需要考虑成本以及定价。
像是OPPO Air Glass设计长叶子一样的镜片形态,正是考虑成本和重量的结果。
▲OPPO Air Glass的镜片
据OPPO XR技术总监徐毅透露,OPPO Air Glass在设计之初就希望能够将整体重量控制在30g以内。“我们认为OPPO Air Glass超过30g就可能会给用户带来一些额外的负担,因此我们选择将其设计更加轻薄一些,而非完整地覆盖在原镜片上。”
Nreal的创始人兼CEO徐驰也同样认为,消费级AR眼镜市场与企业服务市场不同,需要的是极致的产品。
他分析认为:“在消费市场,用户对于产品综合体验的要求是比较高的,因为我们给出的产品定义是轻小时尚的形态、完美的体验和亲民的价格。”
2020年8月,Nreal Light率先在韩国实现商业化落地,进军海外市场。如今,Nreal的AR眼镜已经韩国、日本、美国等多个国家落地,并将于5月20日在英国首次亮相。
四、各路玩家纷纷涌入,AR眼镜战场新格局
“2022年国内的消费级AR眼镜将迎来规模化增长。”徐驰的这句话与行业里盛传的“2022年是国内消费级AR眼镜元年”的论调不谋而合。
大势所趋下,我们也能看到不少厂商近正在消费级AR眼镜市场寻找新的机遇。
比如说,此前专注于To B领域的AR眼镜厂商亮亮视野即将和微软联合推出一款智能AR字幕眼镜“听语者”,该设备能帮助听力受损人士在生活、工作中摆脱焦虑障碍。
▲AR字幕眼镜“听语者”
看起来,是不是感觉和谷歌展示的AR眼镜有异曲同工之妙?
事实上,据吴斐介绍,现在已经有不少厂商盯准这一垂直领域,比如说科大讯飞刚推出的智能助视眼镜。他提到尽管只是服务某些特定的人群,但这些市场的规模已经相当庞大。
吴斐还告诉智东西,目前的消费级AR眼镜正在处于产品试水、拓展需求的阶段。无论是To B的AR眼镜厂商,还是一些手机巨头的入场都是在为自己积累产品经验。
“亮亮视野选择顺势而为,将To B市场成熟的技术拿出来,然后在消费级AR眼镜市场找到合适的落地场景,可以率先服务一部分用户。”他说道。
To B AR眼镜厂商的这次转身,也在用技术重新推动AR眼镜的发展。
不仅如此,手机厂商们也正将AR眼镜作为下一代移动终端平台准备着,正在紧锣密鼓地筹备自己的AR眼镜。
除此之外,在国外市场,无论是Meta、谷歌、苹果、微软这些科技巨头,还是像Magic Leap这样颇具潜力的AR企业,都已经将自家的新款AR眼镜提上了日程。
我们看到不同领域赛道的厂商正在涌入消费级AR眼镜市场赛道,一场新的较量或许正在展开。
结语:消费级AR眼镜或处在风口前夜
今年以来,消费级AR眼镜新品不断。现阶段,AR眼镜可以作为一块新的扩展屏,为用户带来更好的观影体验,也可以简单的体验一些XR交互。
同时,无论是实时翻译功能,还是观影功能,厂商们正在针对不同的应用场景探索AR眼镜的潜在市场空间。每个厂商们深耕的领域、研发出来的各项功能或许最后都将成为AR眼镜发挥生产力的关键钥匙。
面对AR眼镜市场所呈现的潜在市场,不少厂商闻风而动。一方面,原本专注于To B市场的AR眼镜厂商们开始转身,拿出他们早早备好的技术尖刀,在消费级AR眼镜市场寻找新的落地机遇。
另一方面,手机厂商们也在跃跃欲试,试图拿下这片新的市场。同时,一些没有赶上这波AR硬件热潮的科技巨头们也正潜伏在一旁,随时准备带着自家的新品杀入战场。
由此看来,消费级AR眼镜或正处在风口前夜,AR眼镜能否成为新一代互联网的关键设备?我们拭目以待。
标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